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聚焦 >  >> 
呕吐:外邪犯胃证
来源: 哔哩哔哩      时间:2023-07-28 08:37:55

外邪犯胃:苔白腻

主症:恶心,呕吐。


(资料图片)

外感实邪:

第一个是风寒之邪,第二个是暑湿秽浊之邪,感受了之后,侵犯了胃腑。导致胃气痞塞,气机不通畅,胃气反而上逆。

所以特别是暑湿秽浊之邪,那可能在夏天,或者在夏暑之际,这个时候会多发,秽浊之邪感受了之后,或者说类似有点中暑,病人也会出现恶心、呕吐为主要表现。所以治疗上面就不是完全用散寒而止痛方法,而是用霍香正气这样的清暑辟秽的药物来治疗。

舌诊上焦:

头昏或多眠睡:舌苔白腻,质胖,阳气不足,清阳不升。

舌诊中焦:

恶心、呕吐:舌中部凹陷、白腻苔,为脾胃虚弱,寒邪客胃。

舌诊下焦:

腹泻:舌根淡,凹陷,下焦寒湿。

主症:恶心、呕吐。

证机:外邪犯胃,中焦气滞,浊气上逆。

治法:疏邪解表,化浊和中。

呕吐病机的要点:

呕吐不管任何原因,都存在胃失和降,胃气上逆。如果说由于外邪、饮食不当,或者是肝气郁滞,或者是痰饮阻滞,而引起胃失和降,胃气上逆的,那是一种实证。如果说胃阴不足,那么胃失润降,也可以导致胃气上逆。所以我们说病理性质有虚实两块,可以互相转化和兼夹。

什么是实证,有邪者为实,邪伤正气,胃失和降,外邪有寒邪,有痰饮食滞,有气滞,这些因素阻滞了胃,导致了胃不能够通降下行,胃失和降,就形成了呕吐。

虚证是脾胃虚寒,或者是胃阴不足,脾胃虚寒胃脘失于温养,不能温中,胃气不能够正常的通降,或者是胃阴不足,胃失润降,也可以导致呕吐。虚实之间也可以有一些转化。比如说实证呕吐剧烈,耗气伤阴,可以转成虚证,或者实证的呕吐,呕吐的时候肯定影响他的食欲,可以产生水谷不能化生精微,而变成虚证。

虚证饮食不当,复感外邪,他可以兼有这种标实之邪偏盛,出现标实为主的情况,这是一个虚中夹实,实证可以转为虚证,虚证可以兼有实证。

一般实证转为虚证,往往是病情进展,发展比较重的一个表现,而这样虚证兼有实证,是一个病情比较复杂的表现。

1.噎膈、胃痛、呕吐均可见胃阴不足之证,其病理表现和治疗原则有何不同?

其属噎膈者,病机为胃津亏耗,食道失于濡润,症见吞咽哽涩疼痛,固体食物难入,形体消瘦,口干咽燥,大便千结,舌红干或有裂纹,脉细弦或细数。治疗原则为滋阴润燥生津。

胃痛病机为胃阴亏虚,胃失濡养,气机不利。症见胃痛隐隐,口燥咽干,大便干结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治以养阴益胃。

呕吐病机为胃失濡养,和降失司。症见呕吐反复发作,时作干呕,口燥咽干,似饥而不欲食,舌红少津,脉多细数。治以滋养胃阴,降逆止呕。

2.呕吐的主要病理变化是什么?临床是怎样辨证的?

呕吐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胃失和降,气逆于上。因外邪、饮食不节、情志失调等引起者属实;因中阳不振,胃阴不足,致胃虚不降者属虚。

临床应详辨虚实。实证多病程短,来势急,吐物较多;虚证多病程长,来势缓,吐物较少,可反复发作。实证中由外邪犯胃者,常突然发病,伴有寒热表证;由于食滞者,呕吐酸腐,嗳气厌食,多有饮食不节史;痰饮内阻者,呕吐物多为清水痰涎,伴头眩心悸,常反复发作;肝气犯胃者,呕吐吞酸,嗳气频频,胸胁闷痛,多因情志失调引起。虚证有中阳不振,脾胃虚寒和胃阴不足,失其和降之别。前者以饮食稍有不慎即吐,肢冷便溏为临床特点;后者以干呕嘈杂,口燥咽干,舌红少津为主症。

3.治疗呕吐为什么不能见吐止吐,应采取何种措施?

呕吐虽然是一个病证,但有时又是人体祛除胃中有害物质的保护性反应,因此在治疗呕吐时,要注意病因,不可见吐止吐。如遇伤食、胃中积痰停饮、或误吞毒物,表现为欲吐不能,或吐而未尽者,不能止其吐,而应该因势利导,给予探吐,以祛除病邪,使邪去正安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